第33章 被迫调离
赵羽有本事,他高兴,可也让他心里犯嘀咕。 苏远山的话,糙是糙了点,但理不糙。 一个能打仗、手里有兵、又证明了自己的皇子,尤其是在这几个儿子争位争得眼红的时候,确实让人睡不安稳。 西北大将军这提议,看着是把赵羽往苦地方扔,可也确实给了他一个避开风头、自个儿慢慢攒实力的机会,顺道还能解了边疆粮草的燃眉之急。 利弊在心里过了好几遍,赵渊终于缓缓开口,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: “拟旨!” “传朕旨意:七皇子赵羽,临危受命,夺回锁龙关,功劳不小,着升为‘安边将军’!即刻起,负责西北边疆所有屯田、粮草后勤调度事务!锁龙关的防务,暂时交给副将王忠负责,他收编的那些兵,也都归王忠管。赵羽可以带原先那三百虎威军亲兵,还有愿意跟他走的人,即日出发,不准耽搁!” 圣旨一路疾驰,送到了锁龙关。 赵羽接过明黄卷轴,神色如常,看不出喜怒。 “安边将军…管西北屯田?” 李越在一旁,听完尖声尖气的宣旨,眼睛瞪得像铜铃,一下炸了。 “搞什么?打了胜仗,兵权没捞着,反倒要去鸟不生蛋的地方刨地?!” 宣旨太监鼻子哼出一声,眼皮子都没抬。 赵羽挥手,示意太监可以滚了。 他这才慢慢展开圣旨,嘴角挑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。 意料之中。 功劳太大,从不是好事,何况他这个“废柴皇子”还没啥根基。 二皇兄他们,绝不会让他握着兵马在京畿附近晃悠。 这道圣旨,摆明了阳谋。 去西北,远离权力中心,说是提拔,实则流放;不去,抗旨不遵的帽子扣下来,正好落人口实。 “殿下,这……”王忠急得直搓手,刚被赵羽救回来,正感激涕零,转眼就要被调走。 “王将军,不必挂怀。”赵羽将圣旨递给王忠,“圣旨已下,接旨便是。” 他语气平静,目光却锋利,“京城浑水,漩涡太多,我根基不稳,硬留无益。去边疆,看似荒凉,实则天高皇帝远,未尝不是个新开始。” 他心里清楚,这“后勤屯田”,听着苦哈哈,要是能抓在手里,握住粮草命脉,未尝不能成为日后翻身的资本。 王忠看着赵羽年轻的脸,透着一股沉稳,心下佩服,可也无奈:“可锁龙关的兵……” “圣旨在,军令如山。”赵羽拍拍王忠肩膀,“将军只需守好锁龙关,便是我最大的后盾。日后若有变故,还望将军……多加提防。”他压低声音,话里有话。 王忠用力点头:“殿下放心,末将明白!” 兵权交接,快得很。 新收编的降兵,自然归了王忠。 赵羽只带走最初的三百虎威军,加上几十个感激他救命之恩,自愿跟着走的锁龙关老兵。 队伍规模,几乎没变。 武飞雪和李越,自然跟着赵羽。 “殿下,真就这么走了?”李越还是憋着一口气。 “走,怎么不走?”赵羽翻身上马,望向西北方向,那边黄沙滚滚,前路茫茫,“京城那摊烂泥,先不搅和也罢。西北苦寒,但也清净,少些算计,说不定更能撒开手脚。” 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“再说,谁规定后勤不能打仗?” 京城,二皇子府。 赵翰听完心腹禀报,嘴角扬起得意的冷笑:“赵羽去西北了?很好!苏尚书和西北那边,事情办得不错。” “殿下英明。”心腹谄媚道,“那小子去了边疆,离了京城,没了兵权,就是拔了牙的老虎,翻不了天。” “别大意。”赵翰眼神阴沉,“地方是偏远,但也不能让他太舒服。传话给西北那边的人,‘好好关照’这位安边将军,我要让他知道,什么叫寸步难行,永世不得翻身!” “是!属下明白!” 锁龙关外,秋风萧瑟。 赵羽勒马回首,望了眼巍峨关隘,城楼上,王忠正默默注视。 他没再说什么,轻夹马腹。 “出发!” 车马辘辘,一路风尘扑面。 颠簸了好些天,赵羽他们总算到了雁门郡屯田营。 可眼前这地方…… 李越倒抽一口冷气,嗓子眼发干。 黄土光秃秃的,冷风卷着沙子,抽在脸上有点疼。说是什么屯田营,就几十顶破帐篷稀稀拉拉戳在那儿,旁边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