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不要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装逼,不然会死得很惨
“你笑什么!难道韩老师说错了吗?” 苏雨桐尖声质问道。 “大错特错!” 作为两院院士,没人比林卫东更清楚龙国的科研发展史。 诚然。 知识分子下乡,确实影响了不少的科研项目。 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。 “两位高级知识分子,麻烦你们听仔细了,我们的经济落后西方,这一点我丝毫不否认,可要说科技,特别是高等科技,我们和西方始终并驾齐驱。” 不等二人反驳,林卫东朗盛介绍起高黎明工作的京城无线电一厂。 五十年代初。 京城无线电一厂生产的牡丹牌收音机,不但打破了龙国无法不能制造收音机的历史。 更是远销海外。 能够和西方的同类产品同台竞争。 到了1973年,龙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诞生于京城。 每秒钟运算速度100万次。 使用的集成电路等元器件,全部为国产。 拥有和西方计算机相同的能力,进行包括工程设计,天气预报,地震资料处理等运算能力。 “韩老师,这台大型计算机是京城无线电一厂和你们京城大学联合研发,性能是否比肩国外计算机,你应该比我更清楚。” “我……” “别急,还没完呢。” 林卫东冷笑道:“计算机是科技的顶尖象征,半导体技术同样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。” “三年前,还是你们京城大学,物理研究组完成了半导体技术的跨越式突破。” “提出了硅栅沟道,铝沟道,硅栅沟道等一系列的半导体技术方案。” “和全球半导体技术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白鹰国,小日子比起来,也就是略有差距。” “技术差距不超过五年。” “这一点,你可以去问你们学校的物理专家。” 林卫东冷冷一笑。 人生格言之一。 不要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装逼,不然会死得很惨。 受无耻文人,伤痕文学影响。 后世之人认为六七十年代的龙国一穷二白,经济,工业,科技全面倒退。 简直是可笑到极点。 八二年之前。 无论是计算机,半导体,航空航天,还是各类新型材料,龙国和西方的差距始终保持在五年左右。 西方发明数控机床的几年后。 龙国的一群年轻人,完成了第一台龙国数控机床的研究。 白鹰国登月的第二年。 龙国也开始筹建航天登月团队。 在一段时间里,龙国的半导体技术甚至超越了西方的。 八十年代西风东进,大批苏雨桐,韩克斯之流开始鼓吹西方的月亮被龙国圆。 人家放个屁都是香的。 造不如买,买不如租。 无条件地向西方重开核心技术大门。 邀请西方专家参观一系列重点项目。 由他们当评委。 评定龙国的核心项目,有没有继续研发的价值。 偏执认为西方科学家大公无私,西方人讲究契约精神,做事情公平公正。 鼓吹科学无国界 刻意隐去了后半句,科学无国家,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。 通过自己的笔杆子。 将龙国的科研抨击得一无是处,讽刺六七十年代,龙国所有的大学都关门了,所有的科学家都被发配乡村。 放他娘的屁! 如果真是这样,1970年的核潜艇是天下掉下来的吗? 同年的登月项目,又是谁来主持。 同样立项于1970年的Y—10飞机项目,难道是乡下搞的吗? 051导弹驱逐舰,七爷八爷,三号二踢脚,又是谁研发的? 龙国的无人机领域,为什么能走到世界前头? 因为龙国的无人机飞机研究,五十年代就走到了世界前头。 各项目既离不开大量的科学家。 更离不开各个大学。 如果说这些人最大的成就是什么,那就是搞出《意林》之类的大毒草。 西方父母在孩子十八岁的时候,就将孩子赶出家门,自己养活自己。 下水道里全是油纸包。 小日子的马桶水干净程度堪比无菌水。 “哗啦啦!” 不知何时,老莫餐厅里用餐的客人都站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