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两本经验书
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,女帝也有一本《治政精要》。′i·7^b-o_o^k/.*c.o\m′ 上面记载了每任皇帝在位时遇到的问题,还有解决办法。 前人遇到问题留下经验,后人参考解决。 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,能够学习识字本就是一种生产力,倘若再有老一辈的经验可以参考,简直是如虎添翼! 单从这一件事就能看出来,贾氏祖先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拥有大智慧的人,自己虽然没了,但子孙仍旧绵延不绝,还在朝堂上占据重要职位。 女帝手中的那一本,应该和贾氏先祖脱不了关系。 可惜,即便给子孙留下经验和方法,也难以抵挡滚滚向前的时代,终究要化作尘埃。 贾霜还沉浸在赵歇提出的方法中,这次她是真的相信了。 倘若在靖朝实施下去,将是利国利民的千古良策啊! “赵大人,何不将此法上奏陛下?” “陛下知道了,定会……” 赵歇微微一笑,不紧不慢道:“中郎将,进门之前你相信我能平抑粮价吗?” 沉默,长久的沉默。 来主客司之前,她和朝堂所有人的看法都一样。 处理经济需要专业对口,稍有不慎便是遗臭万年。 户部都做不好的事情,他凭什么能做好? 现在看来,大家都小看了赵歇。 倘若三天后户部联合刑部没能搞定,陛下肯定会召集群臣共同商议决策。_看·书_君· ?免`费′阅`读` 到那时,也该轮到他上了。 “赵大人,你觉得这次户部刑部联合平抑粮价能成功吗?” “万一他们能做到,那你这个法子岂不是再也没有用武之地?” 赵歇摊手洒脱一笑:“那最好不过了,汴京粮价下去,百姓都能买得起粮食,省得大家再折腾,陛下也不用在头疼了!” “对我来说又没什么损失,我何乐而不为呢?” 这话让贾霜美眸闪烁,心中钦佩不已,但她仍旧试探询问道:“赵大人难道就不担心……” “因此成了朝中笑柄?” 赵歇摇头:“我的想法很简单,平抑粮价这事儿不管是谁来做,只要能干成就行,最后受益的是大靖朝百姓。” 贾霜再次沉默,朝中不知道多少臣子为了向上走一步,恨不得把自己都给卖了。 难怪都说大皇子是异类,现在看来他还是那么格格不入。 想到这里,贾霜问到:“赵大人,不知接下来做何打算?” 赵歇低头认真思考片刻,抬头道:“嗯,等着发俸禄……” 贾霜懵了,追问道:“没了?” “嗯……最好在娶个老婆!” “不,赵大人,我问的不是这个!” “哦,那中郎将是想问什么?” 贾霜嘴角一抽,你现在都已经是六品郎中令了,难道就不想再往上面走走? 但是这话她不能直接说出来,难免有结党营私之嫌。^s^a?n?g_b/o\o+k!.`c?o·m? “算了,这样也挺好。” “不过以赵大人当今条件,上门提亲的人怕是要从东平街排到东营坊市了。” 赵歇笑笑:“我可不敢,陛下要是知道了还以为我选妃呢!” 贾霜抿嘴一笑,这家伙嘴里真是没一句好话。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,门外小吏提醒饭点到了,赵歇略作挽留,贾霜还是登车离开。 下午当值结束,赵歇马车刚停到赵府,小六子闻声跑了出来。 “大人,您回来了!” 赵歇点点头,扫了眼自己府上门头。 蓝底金印,刷了红漆的门头上,正是之前提笔写下的‘赵府’二字。 迈步往里,更是让人眼前一亮。 之前池塘内的枯枝败叶已经被清理干净,眼下就差蓄水引流,塘中景色便可再现。 这才有点豪宅的样子,也没算浪费资源。 “干得不错!”赵歇夸奖从不吝啬。 小六子屁颠屁颠跟在赵歇后面:“大人!” “咱们府上有不少掉漆的地方,修复起来比较麻烦。” “明天我准备买些颜料,请工匠重新上下颜色。” 赵歇点头:“嗯,这事儿你自己看着办吧。” “钱够用吧?” 小六子忙不迭点头:“够用的!” 赵歇笑笑,十两银子让他办这么多事,确